协作者年会理事致辞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北京协作者“支持与融合”2016新年联谊会致辞

   受王思斌理事长的委托,我代表北京协作者汇报2015年机构工作基本情况。北京协作者是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5A社会组织,是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目前在南京和珠海分别建立协作者,三地机构相互支持,彼此合作。

  2015年是北京协作者第三个五年规划的第四年,也是我们协作者全面向服务性、倡导性、支持性机构转型的关键一年。2015年,北京协作者一共开展了1871次服务活动,包括针对困境人群的救助服务,针对新老市民融合的社区发展服务,针对本土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的专业支持服务,还有受民政部、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委托的课题研究工作,累计有21363人次直接受益。

  在两个大数据背后还有一些更加具体的数字。一个是紧急救助,我们去年承接的中央财政支持的针对困境人群救助项目,累计为超过4000名边缘流动人口提供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中直接资助了56个困境儿童家庭,发放助学款74600元。第二个是健康服务,我们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困境家庭是因病致贫,因此,北京协作者在2006年就启动了助康服务活动,去年我们开展了9次大型健康体检活动,有4251名流动儿童直接受益,开展了11场健康培训,1200多人受益。除了这些直接的服务,我们希望发挥社会工作赋权增能的作用,提升服务人群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还开展了各种小组服务、能力建设、社区互助机制建设等活动有1272次,服务9171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培养服务对象参与进来一起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有114940分钟的志愿服务时长。

 

  在专业支持方面,在过去一年当中我们为154家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指导;开展项目监测、项目辅导、能力建设等各种支持性服务405次,服务了5568人。

  在研究倡导方面,2015年,我们承接了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市民政局委托的3个研究课题,以及北京市社区服务中心委托的对全市社区服务需求的调查,北京市民政局社区处委托的农村示范社区创建的评估等工作,总计形成了近15万字的研究报告。媒体传播方面,去年一年有55家媒体对北京协作者开展的活动和研究进行报道,发布了72篇报道。在交流推广方面,2015年北京协作者共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政府、学界、NGO的来访交流25次,计268人。

  在这些数据背后,2015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我们的服务策略做了一些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整就是希望让困境人群,特别是边缘的流动儿童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优雅的服务。以前我们在野地里,在城乡结合部的马路边,打工者的家里开展服务,我们感觉到这样是有问题的,为什么困境儿童他们不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而只能享受到二手的服务?在不久前,我们救助的一个12岁的流动儿童离家出走,留下一张纸条“爸爸妈妈,我外出打工了”,我们的工作人员连夜展开寻找,第二天找到了这个孩子。这个家庭一家6口人住在菜地的窝棚里,我们的社工回来后给我发了一条短信:“任何一个孩子长期生活在那个环境里,也会对生活绝望的”。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发展视野和成长质量。

 

  因此,2015年,我们实施了“协作者童缘”品牌服务的建设,在一位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我们在四季青建立了第一个童缘,里面所有的家具都是天然手工打造的,并安装了包括新风系统在内的服务设施,目前,我们已经在北京、南京和珠海开展了5个童缘中心的建设工作,我们希望,无论贫穷的孩子还是富裕家庭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服务,都有一个最美好的未来。而童缘中心的建设有我们的儿童、家长、社工一起参与,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长幼共融、新老市民共融的社会环境。

 

  这些年,对我们的质疑还是没有消除,北京协作者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承接了一些支持性的服务,为什么还是要继续坚持服务流动人口。原因很简单,也是我去年年会就已经强调过的:即使你不是流动人口,未来你也一定会生活在流动人口的社区,对中国社会来讲,越快建立一个包容的、多元的、接纳的社会文化越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

 

  去年我们还有一个变化,我们扩展了新的服务点,除了在三个区建立了北京协作者童缘服务点之外,我们在社区层面的治理工作也有一些发展,我们和东四街道合作,建立东四社会治理支持中心;今年也是我们和东风乡开展“三社联动”项目试点的第三年;2015年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北京市民政局委托北京协作者承接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的运营工作,北京市民政局将大概2千平米的服务空间委托给北京协作者,面向全市开展三大方面的服务:一个是社会组织年检事务性服务;一个是对全市社会组织登记前的培育、孵化工作;再一个是资源配置工作。这个任务还是非常重的,这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职能转移。

 

  以上2015年的工作为北京协作者的2016年创造了很多机遇:我们会有更多元的工作团队;我们的平台会更加的广阔;同时我们会跟政府、街道以及社区、基金会、企业会有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机遇背后,我们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当我们的团队多元化以后,我们的管理能不能跟的上;当我们平台更加广阔、选择更多的时候,我们怎么能保持我们团队成立时的使命;当我们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的话,我们怎么恪守在有效的合作前提之下相互的边界。针对这些挑战我们该怎么办?我想,2016年,北京协作者时刻要提醒自己不能陷入组织发展的泥潭当中去,那就是为了寻找资源而去寻找资源,为了扩大组织而扩大组织。最根本的还是要围绕有效达成我们最初创建时的使命这一根本目标。

 

  在过去的13年当中,北京协作者在组织建设方面重点做了两个工作:一是以发展社会工作为核心的组织服务专业化建设,二是以团队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管理规范化建设。但现在来看,仅有这两个是不够的,2016年,是我们第三个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组织建设的3个重点方向,一个是精准化建设,所谓精准化就是在服务方面的资源配置、项目的选择、瞄准的机制以及对机制本身的管理需要更加的精准;另一个,我们希望在信息化方面有很大的突破,比如往年我们对捐赠物资的统计,靠人工统计总会出差错,2014年绿远公司一直在无偿的帮我们进行试验,建立组织内部的信息化系统以及我们服务的信息化系统;第三个是标准化,外界对北京协作者推动行业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而这本身也是北京协作者的责任之一,需要把我们探索的本土的经验,跟更多的机构去分享。要想有效的达成分享、推广的目标的话,我们必须完成标准化的建设。

 

  在这三个建设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2016年我们机构会回归到组织建设中去,继续来看我们内部的基础框架、制度、流程,着力去优化建设它;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最担心的一点是,我们社会工作者被制度、流程所异化。

        大家看这张照片,这是2006年的北京协作者团队,那时北京协作者刚成立三年,刚刚度过内部人员流失、外部压力最艰难的初创期,团队逐步稳定下来,一共有8个人,现在,10年过去了,依然有5个人继续留在团队中;那时没有那么多的绩效指标,也没有那么多的达标评审,如同这张2006年的老照片显示的,我们会随时专注于为一个没钱回家乡的农民工改造自行车,我们认为这也是机构的重要服务。那时候,我们就像一群光着脚在田野上无拘无束奔跑的孩子,每天睁开眼睛就会看到理想在没有雾霾的天空翱翔,梦想之花一朵接一朵的绽放。

  而今,我们逐渐发现,不是所有真实的话都可以说,不是所有正确的事情都可以做,善意未必换来善意,坦率会造成更大的误解,公益并不是纯净的天空;而北京协作者的团队也已经从当年50mm标准镜头3米之内就能拍全,发展到35mm广角镜头10米之外还有遗漏的状态,人数激增,工作条件非昨日同日而语。今天站在这里,我希望我们的团队不忘初心。罗曼.罗兰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你在看穿人生的真相之后,依然可以积极的去热爱人生。”我们每个人都不是英雄,但我们在一个英雄的团队,2016年,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挑战,无论有什么样的发展,北京协作者依然会带着当年的理想行走在路上,我们诚挚的感谢在座的新老朋友,邀请大家一起在2016年继续见证公益的发展,我们一起努力。

 

【本文根据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李涛主任在“支持与融合——北京协作者2016新年联谊会”上的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