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者: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的典范
“这是一个充满选择与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容易迷失信仰与方向的时代,生活在容易让人安逸与堕落的都市,保持心灵的安宁,知道自己走向何处——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协作者创始人——李涛
2003年春天,我们几个青年人在东五环外的一间出租屋里,签下生死状,开始了抗击“非典”(SARS)农民工紧急救援服务,由此,全国最早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之一——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简称“协作者”)诞生。
我们之所以叫“协作者”,是坚信:每个生命都有尊严,每个弱者都有力量,因此,以“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为服务理念,一方面与政府、企业、NGO及志愿者广泛合作,构建“服务创新-研究倡导-专业支持”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协助困难群体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经过17年的努力,协作者创新出“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的专业服务模式。
协作者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协助困境人群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其助人自助的能力
协作者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开展困境救助、能力建设、权益保护、社区照护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活动,综合回应包括农民工、流动儿童及孤寡老人的现实困难的同时,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服务和社区参与能力,逐步成长为服务社区的志愿者。
经过17年努力,协作者从最初1名没有工资的专职人员,发展到40多名全职工作者,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的同事在团队工作5年以上;建立起由60多名专家构成的顾问团队,已为超过100.8万人次困境人群在内的各类群体提供了专业服务,并培育了14150名志愿者。
“协作者的服务证明,鼓励农民工参与社会工作,能够使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在普通人当中产生原动力,使社会工作在真正有需要的人群当中发挥作用,也与社会工作的本质更为贴近。”(工人日报,2010年10月27日报道)
二、在服务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为社会治理创新献言献策
协作者突破草根组织局限于微观服务的瓶颈,在服务基础上开展行动研究,承担了2009年民政部“社会工作人才服务农民工问题”课题(课题编号:2009MZABR46),2012年民政部“志愿者培育与发展机制研究”课题(课题编号:MZ2012ZYZ—5002),2015年民政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互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15MZR0252702)等课题研究工作;发布了35个研究报告,出版了9本图书;参与了《全国社会工作职业道德规范指引》、《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价标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等多项社会政策和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并召开了“全国农民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保障研讨会”、“全国农民工公共政策改革与服务创新研讨会”、“全国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研讨会”等四届全国性研讨会议,与传统会议不同的是,农民工和流动儿童不再只是作为“被研究的对象”,而是作为会议代表在大会中做主旨发言。
三、在服务实践中总结提炼本土经验,助力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行业发展
协作者认为,任何组织的服务范围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在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总结推广经验,服务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2007年开始,协作者服务模式已被成功复制推广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山东半岛和中部地区。在中国流动人口输入、输出最密集的五个区域分别建立了“北京协作者”“南京协作者”“珠海协作者”“青岛协作者”“江西协作者”。五地协作者各自独立,彼此形成战略合作网络,相互支援。其中,北京协作者、南京协作者及珠海协作者均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2010年6月,北京协作者成为北京首家由市民政局直接主管的兼具服务性、倡导性和支持性的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被媒体誉为“一个草根组织的华丽转身”(公益时报,2010年8月4日),开展北京市第一个“三社联动”试点示范项目;作为第三方对承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项目的监测评估工作,并创新出“支持性监测评估模式”,截止到2019年,为全国47700多名社会组织负责人、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提供了专业支持。
2015年,受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委托,北京协作者承接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营项目,为全市4000多家市级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支持服务,并统筹引领市区街三级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平台建设工作。协作者创造性地将“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的模式引入培育孵化工作,组建了涵盖法律、财务、品牌建设、人力资源和公益导师在内的公益资源联合体,为社会组织提供自助式服务;并建立了“边界清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作支持”的政社合作模式,作为经典案例被收入《中国社会组织蓝皮书(2016-2017)》。
17年前,当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不为人们所知时,协作者以艰苦行动开启了本土模式的探索;17年后,当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战略举措时,协作者不忘初心,依然深深扎根基层,陪伴每一个“弱者”成长,助力其拥有发展自我、温暖他人的力量。
“协作者的发展改写了权威们认为的草根NGO只能‘被能力建设’的传统观念,证明了中国本土草根NGO完全可以通过自身探索成为具备专业水平的组织。” (京华时报,2010年8月2日)